视频简介:养在深山的独龙牛作为当地一种特产,还走进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旅游市场,吸引了游客们慕名品尝,用旅游带动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 本视频由CCTV提供 []养在深山的独龙牛(20110613) 独龙牛又名大额牛,主产于贡山县独龙江一带,亦称独龙牛。为半野牛半家养珍贵肉用畜种。被毛呈黑或深褐色,四肢下段为白色。体躯高大,肌肉沿肩部隆起至背中央,丰满厚实,角向两侧平伸后略向上弯,四肢短劲,蹄小结实。成年牛约重440公斤,主要供肉食,肉质细嫩。 云南大理:13035937812;0886-3886044 记者:“看到了吗?溜索!怒江的溜索真的是非常惊险刺激,难怪很多来怒江旅游的人都想体验一下这种感觉。其实,来这旅游的人不光要感受一下怒江的浩荡,而且还要寻找一种特有的美食。”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中缅边界,据说这种东西就在这座方圆百里的凤凰山上,那么这深山密林里生活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记者:“找到了,你看,牛脚印!” 这些牛还真是长得与众不同,宽宽的额头,学名叫“大额牛”,不过,因为它的原产地在独龙地区,当地人习惯称它为“独龙牛”。独龙牛四足是白色,体态剽悍,浑身黝黑发亮,有的头是白色,它对山里的竹叶特别钟爱。 记者:“来吃吧,我没看见你,快来吃吧,吃竹叶喽——好吃吗?我能摸摸你吗?” 有了鲜嫩的竹叶,独龙牛对记者的造访十分友好。虽然竹叶是独龙牛的最爱,但是记者发现它们还有一个奇怪嗜好。 养殖者:“这石头里我们一般放一点盐巴,它在山里面什么都可能采食到,就是盐巴吃不到。” 难怪这些石头被舔得光光溜溜,原来,这独龙牛还喜欢吃盐。这样算来,这养在深山的独龙牛养殖起来饲料成本并不高,饿了吃竹叶、树叶,渴了喝山泉,还不用太多的人工管理。 您看看,它们可不是随便打着玩的,胜利的公牛要担负起管理牛群的责任,母牛对子女的看护也是关爱有加。 记者:“这头母牛是牛群里的有功之臣。为什么说它是有功之臣呢?一般的黄牛只能活十几岁,而它现在已经三十几岁了,在这三十年里它一共生了28胎小牛。” 养殖者:“像黄牛三年两胎,这个独龙牛一年一胎。” 虽然独龙牛养殖成本低,寿命长,产仔高,但是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种群也不过4000头,这是为什么呢? 养殖者:“它的生存条件比一般的牛要高,它有个活动带,海拔在1800-3000米左右,一般是在针叶林和阔叶林中间有个混杂林,在这个混杂林有竹叶树叶茂密的地方才能养。” 原来,独龙牛只能在深山里放养,不能圈养,所以,即使是在当地,独龙牛肉也是难得品尝到的珍品,被誉为特色美食。 消费者:“独龙牛肉吃起来很嫩。” 消费者:“跟其它的牛味道不一样,很特别。” 消费者:“有种野味的感觉。” 消费者:“价格虽然高一点,但能吃到那是你的福气。” 对独龙牛肉用价值的开发,也逐步为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效益。 经营者:“现在主要针对高档酒店定点销售,现在云南这边也是,下半年我们准备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主要大城市的高档酒店销售一部分。如果我们的销售量能达到150头的话,年销售额能有1500万元。” 如今,养在深山的独龙牛作为当地一种特产,还走进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旅游市场,吸引了游客们慕名品尝,用旅游带动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旅游局副局长义先益:“怒江是一个民族文化非常丰富的地方,因为在这个地方,游客可以一边欣赏怒江的民族风情歌舞,也同时可以品尝怒江的特色餐饮,为推介怒江特色的农产品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记者:从刚才的舞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独龙牛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虽然现在独龙牛还处在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发展阶段,相信随着独龙牛种群的不断扩大,它将为当地带来越来越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