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故事

传播财富故事:gushi.09010.com
启迪财富智慧、发现财富商机、获取财富经验!

大豆秕荚原因及预防

视频简介:大豆形成秕荚的原因主要有品种选择不当,重茬,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科学,病虫害等。因此,在农民朋友种植大豆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秕荚的大量发生,从而结出荚大、粒儿鼓的大豆。

本视频由CCTV提供 []大豆秕荚原因及预防

  一串串圆鼓鼓的豆荚,随风摇曳,似乎又是一个丰收年。不过仔细一瞧,您会发现有很多的豆荚长得并不饱满,有的甚至是没有籽粒的空荚,这就是大豆秕荚现象。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秕荚现象发生是比较普遍的。一旦出现了大量秕荚的现象,常常会导致减产,一般情况下,能导致减产5%-15%左右,严重时能够达到25%左右,甚至更高。那么,大豆秕荚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又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呢?其实,大豆形成秕荚的原因主要有品种选择不当,重茬,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科学,病虫害等。因此,在农民朋友种植大豆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秕荚的大量发生,从而结出荚大、粒儿鼓的大豆。 

  大豆是开花较多的作物,但其结实成荚率仅占30%~70%。一般情况下,约有一半左右的花不能结实即脱落;5%~25%的花授粉且结实,但籽粒鼓不起来,形成秕荚。大豆结实率除与品种有关外,与栽培管理有密切关系。结实成荚率是影响产量的一大重要因素,减少花荚脱落,提高授粉的花荚正常鼓粒成熟,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措施。大豆落花落荚或形成秕荚除与高温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有关外,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种植过密:大豆因品种和地力水平不同,其适宜密度差异很大,有些品种在高肥力条件下每亩8000株即可,有些品种在贫瘠土地上种植每亩30000株都不过。超过品种的适宜密度,群体过于郁闭,中下部的叶片由于通风透光不良,很快变黄脱落。大豆花荚主要依靠所在部位的叶片提供养分,虽然邻近的叶片能够补偿 

  部分养分,但补偿的量有限。因此,叶片过早变黄脱落,花荚不能正常鼓粒成熟,或脱落或形成秕荚。 

  预防措施:了解品种的特性和地力水平,合理密植。 

  2、水分不足或过量:大豆是需水量较多的作物,如每亩作物一生需水,冬小麦260~400吨,玉米200~300吨,高粱200~300吨,谷子160~200吨,大豆300~400吨。多数作物每生成1克干物质,一般要消耗300~650克水,大豆每形成1克干 

  物质需消耗600~800克水。大豆从分枝开始需水量增大,分枝至鼓粒期的需水量约占大豆一生需水量的60%~80%。大豆开花至鼓粒期是大豆的水分临届期,在此期间水分不足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花荚脱落,此期土壤水分不应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70%,最大持水量的80%最佳。结荚鼓粒期应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同样,田间滞水也会造成大豆生长不良,引起秕荚。 

  预防措施:选择有排灌条件的地块种植,出现受旱症状时及时浇水。值得注意的是,浇灌时应注意天气,不要大水漫灌,浇后24小时尽量不出现大风雨。雨后田间积水,应及时排除。 

  3、营养缺乏: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缺乏较严重时都会影响植株生长,秕荚增多。某些营养元素稍有缺乏,虽然能够开花结实,但往往鼓不起粒,形成秕荚。例如缺钾、缺锌、缺硼等,都会大大增加秕荚比率。 

  解决措施:除增施含有缺乏元素的肥料外,中后期可以采用叶面喷肥解决。喷0.1%~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解决缺钾问题;喷0.2%的硫酸锌水溶液,解决缺锌问题;喷0.1%~0.2%的硼砂水溶液,解决缺硼问题。溶液的使用量一般每次每亩50公斤左右,间隔5~7天,连喷2~3次。 

  4、病虫害防治    

  1.1大豆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斑点病或褐斑病。大豆灰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尤以东北三省危害严重,也是我省间歇发生的流行病害。可减产5%-50%不等,且造成蛋白质含量降低。

  选用抗病品种,但要注意在一个地区连续种植一个抗病品种之后,会引起生理小种变化,而使抗病品种丧失抗性,因此要几个品种交替使用,延长品种的使用年限。

  药剂防治:2.5%溴氰菊酯乳油,每亩40毫升与50%多菌灵可湿粉每亩100克混合,可兼防大豆食心虫与灰斑病。药剂防治要抓住防治时机,田间一次施药的关键时期是始荚期至盛荚期。

  1.2大豆根腐病

  主要是大豆根部发病,幼苗成株均染病。初期茎基部或胚根表皮出现淡红褐色不规则的小斑,后变红褐色凹陷坏死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枯死。我县近年因为大豆种植面积增大,重迎茬比例加重,根腐病现象较为常见。减产量5-90%不等,甚至绝产。

  目前生产上尚感无抗大豆根腐病的优质、高产品种,因此防治上主要是药剂防治。

  可选用富尔“千斤顶”拌种,待阴干后再用多克福种衣剂或富尔豆来包衣,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具有防效好,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优点。

  2.大豆虫害有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大豆根潜蝇等。

  2.1大豆食心虫

  七八月降雨量多、土壤湿度大时发生,是我县年年必发的虫害。有效的防治是抓住成虫发蛾的关键时期。(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轮作换茬。(2)药剂防治:用80%敌敌畏乳油每亩150g浸沾20厘米长的高粱秆、玉米秆40-50根,每隔5垄插1垄,每走一步插一根;或用2.5%敌杀死、5%来福灵,2.5%功夫、20%速灭杀丁等菊酯类农药,每亩2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

  2.2大豆蚜虫

  俗称腻虫,一般持续干旱高温少雨,每年六月中下旬容易发生。用来福灵乳油5%,敌杀死乳油2.5%,富尔3%啶虫脒乳油每亩15-20毫升,兑40-50公斤水喷雾。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40%乐果乳油800倍。

  2.3大豆根潜蝇

  此害虫是寄生在大豆根上的,农业方面防治措施是选择抗虫类品种加上深翻轮作;药剂方面防治措施是按种子量0.7%加40%乐果乳油拌种,成虫发生盛期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富故事 » 大豆秕荚原因及预防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