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简介:除虫菊是一种天然杀虫植物,从中提取的除虫菊酯可以做成广谱性杀虫农药。本期节目为大家介绍天然除虫菊,介绍除虫菊的植物学特性、提取除虫菊素的方法,以及天然除虫菊的应用前景。 本视频由CCTV提供 []天然除虫菊 除虫菊是一种天然杀虫植物,从中提取的除虫菊酯可以做成广谱性杀虫农药。本期节目为大家介绍天然除虫菊,介绍除虫菊的植物学特性、提取除虫菊素的方法,以及天然除虫菊的应用前景。 天然除虫菊 一、植物形态:除虫菊为多年生草本,高20-60cm。全株浅银灰色,被贴伏的丁字毛或顶端分叉的短柔毛。叶互生,银灰色,有腺点;基生叶长达20cm,宽1-2cm,卵形或椭圆形,沿有翅的羽轴作羽状全裂,一回羽片羽状或掌状再浅至深裂,末回羽片条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钝或短渐尖。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排成疏伞房状;总苞片约4层;舌状花白色,先端平截或微凹;管状花黄色。瘦果有纵棱,冠状冠毛不不足1mm,边缘截齐或齿缺。花、果期5-8月。 二、生物学特性: 喜温和气候,适宜生长在10-25℃左右的温度条件,如温度超过30℃,植物生长受到抑制。性强健,耐寒,但怕霜寒。喜潮湿,如土壤干旱,单株开花数和干花产量均明显减少。宜中性或微碱性的砂壤土,粘土和低洼地以及酸性或碱性强的地区不宜栽种。 三、天然除虫菊中提取除虫菊素的方法: 由以下步骤是(1)低温多级连续逆流萃取;(2)脱溶烘干;(3)低温负压蒸发分离;(4)真空蒸馏浓缩;(5)溶剂冷凝回收;(6)石蜡尾气回收,实现了除虫菊素的大规模生产,本发明方法简单,易生产,污染零排放,节能环保,是除虫菊提取除虫菊素生产中的一大创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四、天然除虫菊应用前景 除虫菊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广泛应用的杀虫植物之一,由除虫菊花中分离萃取的具有杀虫效果的活性成分叫除虫菊素或除虫菊酯。除虫菊素配制成农药可广泛用于绿色蔬菜、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的杀虫。天然除虫菊素见光慢慢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使用后无残留,对人畜无副作用,是国际公认的最安全的无公害杀虫剂。 1、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果树、茶叶、大田作物上的蚜虫、白(烟)粉虱、斑潜蝇、菜青虫、棉铃虫等害虫。 2、使用方法: (1)防治蚜虫时,宜在晴天傍晚或阴天施药。可将5%除虫菊素乳油稀释1000~1500倍,均匀喷施在叶片正背面及茎秆处,以便药液能够充分接触到虫体。当种群数量大时,可连续施药2次或2次以上,每次间隔5~7天。 (2)防治白(烟)粉虱时,应在白(烟)粉虱发生初期进行防治,宜在上午9时之前,白(烟)粉虱飞翔能力较弱时进行防治。可将5%除虫菊素乳油稀释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重点喷洒在叶背面粉虱聚集的地方,喷雾时要均匀周到,连续施药2~3次,间隔5~7天。 (3)防治潜叶蝇时,应在潜叶蝇发生初期进行防治。可将5%除虫菊素乳油稀释1000~1500倍进行茎叶均匀喷雾,连续施药3次或3次以上,每次间隔5~7天。在潜叶蝇未发生时进行茎叶喷雾,连续施药2~3次,可预防潜叶蝇发生。 (4)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时,应在害虫3龄前和蛀入植株前用药,白菜、甘蓝等蔬菜要在包心前用药,以便药液能够充分接触到虫体。宜在上午8~10时,清晨露水褪去之后或下午4时以后施药。可将5%除虫菊素乳油稀释1000~1500倍均匀喷洒于叶片正、背面及茎秆、果实上。 注意事项:除虫菊素对鱼类等水生动物及毒性大,使用时要特别注意;除虫菊素不宜与碱性药剂混用;药剂应严防高温、日晒。